近日,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开幕。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致辞时提到,运河及运河文化是国际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和“通用语言”。中国大运河跨越古今、纵贯南北、联结中外,汇通长江、黄河,共同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明,在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中绽放着新时代的璀璨光彩,必定会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源头活水。
传承好跨越古今的文化之河,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人文名片。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,是流动的文化。从“漕盐都会”淮扬文化高地,到“雄武厚土”楚汉文化高地,再到“十朝文枢”金陵文化高地,水脉与文脉相交融。穿越中国广袤的土地,连接北方的黄河流域与南方的长江流域,中国大运河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开凿最早、规模最大、里程最长、使用时间最久的一条运河,汇通长江、黄河,共同浇灌出绚烂的中华文化之花。今天,中国大运河博物馆(扬州)、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(洛阳)等文化展馆逐步建成开放,文化场景越来越丰富,推动大运河从“地理空间”逐步转向“文化空间”,运河文化的知名度不断扩大,千年文脉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守护好碧波荡漾的绿色之河,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生态名片。从“两堤花柳全依水,一路楼台直到山”的如诗美景,到“醉后不知天在水,满船清梦压星河”的悠然自得,大运河承载起沿岸的美丽风光和人们的美好生活,守护好大运河,是萦绕在江苏人心头的梦想。历史上的运河之美,美在自然风光;今天的运河之美,则要注入生态文明的时代内涵。淮安实施大运河“百里画廊”战略引领工程、苏州建设“运河十景”勾勒现代版“运河繁华图”、南通致力于推进唐闸古镇复刻旧时商贸繁盛……江苏多地在保护大运河历史风貌的基础上,对大运河生态环境进行必要的修复、更新甚至升级,建设一条生态的河、景观的河,改善两岸环境质量、提升群众生活品质。
(相关资料图)
建设好活力充沛的发展之河,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经济名片。大运河不仅孕育了灿烂文化,也蕴藏着城市未来发展的密码。江苏是大运河的生长原点,大运河江苏段纵贯南北790公里,留给江苏的文化遗产多达1961项,包括958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和103项非遗。古往今来,这些丰厚家底,塑造了“吴韵汉风”“水韵书香”的人文特色,滋养了沿岸繁华富庶,南来北往的船只形成了一条“黄金水道”,造就了沿线城市的兴建和发展。如今,大运河仍在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,要在保护好的前提下,更好发挥运河的文化价值、生态价值、经济价值。
历史与现代、文化与生态、景观与经济,在一脉活水中相得益彰。江苏先民是中国大运河的开创者,江苏也因大运河而赢得宝贵的发展机遇。如今,肩负着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走在前、做示范”的重大任务,我们要扎实做好大运河江苏段的保护和发展工作,让大运河成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靓丽名片。
指导单位:江苏省委网信办
出品:视评工作室
监制:王文坚 李军
策划:黄凤 时力强
编辑:陈永辉 李舒曼
美编:李学 王晓诗
技术:赵兴逸
校对:徐珩
编辑 : 严静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每日西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37 联系邮箱:291 323 6@qq.com